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基于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搭建微信商城,那么微商城怎么样,效果好吗,为什么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发展很成熟的情况下之后还要做微商城呢?微信商城有什么优势,做微商城的核心价值和运营思路是什么呢?晴网小编将结合以上问题为您介绍微商城怎么样。
在讨论微商城怎么样时常常会接触到一个概念,就是“客户私有化”。能不能通过微商城实现客户私有化,是商家做微商城效果的一个核心评测指标。在聊微商城客户私有化的时候同时也会牵涉到很多其他概念,比如新零售、社交电商、内容电商、自媒体变现、微信流量、小程序风口等等。我们回归到电商的本质来看,“交易额=客户数*单个客户消费额”,微商城的意义在于能够基于微信公众号或微信好友实现客户的私有化,从而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最终提高商城的交易额。可见,微商城的运营,本质上是围绕“客户私有化”这个主题展开的。
➤ 为什么要做微商城客户私有化
客户私有化本质上就是实现老客户沉淀,形成属于自己的客户资源,并基于老客户发展新客户,进一步扩大客户资源。
▌流量越来越贵,获客成本增加
线下流量的获取依赖于店铺位置的人流量,地段越好、人流量越大,相应的租金也越高,同时线下流量有较大的地域局限性,客户数量天花板明显;
线上流量的获取,依赖于线上广告推广和平台流量分配机制,客户为平台所有,商家的流量获取依赖于平台流量的分配机制和广告推广。以淘宝、京东、美团等平台为例,平台本身的用户量已经达到增长瓶颈,而商家仍在不断涌入,商家若是希望依赖平台获客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推广,即买流量。而流量红利期已过,增量用户越来越少,流量越来越贵,新客户获取成本高。
▌客户消费行为发生变化,搜索式消费变为发现式消费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基于需求的消费方式逐渐转化为基于生活场景的消费方式,人们消费的目的性越来越弱,消费场景越来越碎片化;消费方式从传统的搜索式消费变为发现式消费。
移动社交成为人们的第二生活。以微信为例,微信的月活用户超过十亿,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每天在微信上花超过4个小时,移动社交已经成为人们的第二生活。基于社交场景的的消费体量越来越大。
▌客户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从追求性价比到追求个性化
以往的消费场景下,商品本质上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人们会关注功能、价格、服务等较为客观的因素;而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商品除了要满足功能层面的需求之外,还要能够承载用户的生活态度,突出调性。
▌从商品品牌认可到个人品牌认可
人们对品牌的认可已经从对商品本身的认可转移到品牌承载或代表的生活态度、人群定位的认可,而与之相对的是对人的认可,影响者效应更加突出,我们可以从KOL、大V极强的带货能力印证这一观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生品牌或小众品牌也会由于某一个人的影响而带来大量的拥护者,这也是自媒体做电商更容易获得成功的原因。在实现客户私有化的过程中,商家能够基于朋友圈建立一个更加真实的个人形象,并基于个人的生活态度、品味、价值观等获得客户的认可,建立基于个人的品牌形象。
➤ 微商城客户私有化有什么用
▌降低流量获取成本
老客户转化成本低:从营销数据看,新客户获取成本约为老客户维护及转化成本的5-6倍,商家必须建立自己的用户池,建立基于老客户的营销机制。商家将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的客户引导至微信,实现老客户留存和复购,从而使老客户资源从平台或商场用户转化为商家私有用户流量;
老带新的获客方式成本低:“以老带新”从来都是转化效果最好的营销方式。传统的线下营销场景中,老带新的方式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用户自传播的范围有限,且其本质在于口碑传播,对商品的性价比有极高的要求。而在线购买的方式下,老带新更加容易、效果更好。
具体来说:1)从老客户分享到新客户购买的路径变短,依赖于老客户的口碑传播转化效率提高;2)基于微信群或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老客户能够辐射的人群更广;3)商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引导老客户进行分享传播,用户裂变可操作性更强,且效果更可控。因而,老客户裂变拉新成为重要且低成本的获客渠道之一。
▌促进销售转化
商家能够基于微信群、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场景触达用户,实现碎片化高频次的用户触达,从而提高单个客户的购买次数,进而提高单个客户的价值,促进销售。
▌建立品牌认知
一方面,商家可以基于客户微信群或公众号评论的口碑叠加形成品牌效应;另一方面,商家可以基于公众号/商家朋友圈内容建立品牌调性。商家以“人”而非“品牌”的形象触达用户,通过个人调性的突出,以及更加生活化有人情味的表达方式,与客户建立接近私人的关系,从而提高客户信任度和品牌忠诚度。
➤ 小结
本文主要从微商城的核心价值“客户私有化”这个角度与您探讨了微商城怎么样、效果如何的问题。聊明白客户私有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就是如何通过微信商城运营实现客户私有化的问题了,通过微商城客户私有化的过程包括了新客户获取、留存、转化和复购几个核心节点,在之后的内容中我们将围绕这四个内容对微商城的运营展开讨论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