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代码库企业网站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软硬兼施 长虹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直击用户“痛点”
2017/6/18 9:30:11

        当家里的燃气发生泄漏,声光传感器自动报警;当家里空气PM2.5超标,智慧空气管家会自动协同净化器运行;用户打开手机察看当月水电气各项的开支情况,发现小孩子的电脑这个月使用时长过长,决定引导小孩子适量的时间玩电脑.......这些“酷炫”智慧生活体验不是科幻片里的剧情,而是2017亚洲消费电子展(CES)长虹CHiQ-Life智慧家庭体验馆的真实体验。

        基于长虹UP物联运营支撑平台,以用户为中心,通过IPP联接框架协议,长虹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在智能控制、安全、大媒体、能源、健康等五个业务方向取得突破,并进入全面市场化阶段。

        数据运营加速物联网应用业务变现

        智慧家庭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其未来市场容量将达到万亿级,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家电企业将智慧家庭列为新兴产业的探索方向。

        “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要以用户为中心,解决用户‘痛点’,满足用户消费升级需求。而要实现家庭各个智能终端、内容及服务等的联接、协同和自动地为用户服务,关键在数据。”长虹软件与服务中心总经理刘东在CES展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近年来,随着长虹“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的“新三坐标”智能战略的全面布局和深入推进,长虹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空调等智能产品产销占比日益提升,各类智能终端超过1000万台,通过这些智能终端,每天可汇聚“海量”用户行为数据,智能化使得终端上云的业务和需求越来越多;而在长虹探索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新兴业务的过程中,也需要数据作为保障,以便更好服务消费者。

        “UP物联运营支撑平台已经从物联网方向,对用户、设备、支付等21个已有的或者正在实现的能力进行高度耦合,可有力支撑着长虹各产业单元业务以及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生活等领域孵化的物联网创新应用业务。”刘东介绍说。UP平台不但实现长虹内部的业务整合、提高长虹自身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对于外部作为一个开放的能力平台,与友商、第三方开发者、创业公司等实现资源共享、能力共享、互创共赢。

        据了解,从长虹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化推广过程中,有机整合了第三方合作伙伴,构建起了“运营商+房开商+代理商+线上商城”的立体渠道。以“能源”应用解决方案为例,长虹与中燃、广视通等达成战略合作,为家庭定制能源管理系统、各类安全事故报警、上门维修、安全检验等一站式服务,既包含渠道商,也包含智慧家庭开发者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建“物+联”的智慧家庭生态圈,加速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的全面、系统化落地。

        情景交互智慧生活体验让用户“尖叫”

        在“互联网+”时代,家电行业围绕“人”从终端产品功能性应用向通过终端产品提供内容与服务的转型趋势已不可阻挡。在此次CES展上,长虹带给用户的不仅是系统的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还有快速支撑家庭智慧化的极致物联网家居智能产品——声光报警器、红外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燃气传感器、水浸传感器等。

        以声光报警器为例,它是智慧家庭“安全”应用解决方案的枢纽,是安防套件传感器网关,连接套件中其他传感器,发现异常语音报警,如燃气泄漏、厨房浸水、窗户损坏等都将第一时间响应,此外,它同时也是一台蓝牙音箱和节能氛围灯。而长虹智能电视及其语音控制器,则是智慧家庭“智能控制”应用解决方案的中心,通过智能电视或语音控制器,可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等相关的软硬件产品或服务,例如根据不同场景搭配各种LED照明与装饰灯组,连同电动窗帘等进行场景化集成,对植物盆栽和家庭花园等进行监测并智能化护理。

        “过去,智能家居概念总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离生活很遥远。此次CES展长虹展出的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摆脱了概念束缚,以实用性、产品化方式呈现给用户,拉近了用户与智慧家庭之间的距离,更贴近用户需求。”在行业分析人士看来,令用户“尖叫”、能快速走进公众家庭的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才更具生命力,方能抢占智慧家庭市场先机。

        基于长虹智慧家庭应用解决方案及一系列物联网智能家居产品的面世,长虹加速从智能硬件迈向智能服务、从产品运营到用户运营转型,可以说,这是长虹在智能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的又一次重大转型。目前,长虹已将“智能服务”作为发展的新增量和“五大新兴产业”之一纳入“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也将成为长虹未来创造增量的驱动力。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电话:00000000

邮箱:dmaku.com@tom.com

网址:http://dmaku.com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